孩提之年是2~3岁的儿童。孩提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,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。
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孩提之童,无掘纯不知爱其亲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三岁的孩子,没搏散棚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。
孩提中“提”的本义是“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”这个动作。“提携”等为其衍生词。
孩提也有写作“孩提包”或“提孩”的。
扩展资料:
大多数称谓都是通过古人的书籍或文章记载而流传下来的:
1、0岁,襁褓:代指未满周岁的婴儿。汤饼之会/期:指婴儿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。旧时,小儿出生三日,设筵招待亲友谓之“汤饼筵”,也作“汤饼宴”、“汤饼会”。
2、1岁,牙牙:象声词,婴儿开始学话的声音,常说“牙牙学语”。
3、8岁 ,总角: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基则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角”。
4、9岁 ,黄口:本指雏鸟的嘴,借指儿童。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“黄口”。后以“黄口小儿”讥讽他人年幼无知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孩提
2~3岁。
孩提指的是2~3岁的儿童。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,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也。”赵岐注:“孩提芦备,二三岁之间,在襁褓知孩笑,可提抱者也。”孩提至2~3岁的敏咐儿童,它泛指不是很懂事的年龄阶段,精确指的是幼儿时期。此外襁褓表示不满周岁的儿童,髫年表示7岁的女孩,龆年表桥哗纯示8岁的男孩,总角是幼年的泛称,黄口表示10岁以下。
思维力是孩子智力活动的核心,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,而人的智力因素都是从孩提时代开始发展的。要让孩子更聪明、更胜人一筹,父母就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。
2~3岁。
孩提指的是2~3岁的儿童。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,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也。”赵岐注:“孩提芦备,二三岁之间,在襁褓知孩笑,可提抱者也。”孩提至2~3岁的敏咐儿童,它泛指不是很懂事的年龄阶段,精确指的是幼儿时期。此外襁褓表示不满周岁的儿童,髫年表示7岁的女孩,龆年表桥哗纯示8岁的男孩,总角是幼年的泛称,黄口表示10岁以下。
思维力是孩子智力活动的核心,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,而人的智力因素都是从孩提时代开始发展的。要让孩子更聪明、更胜人一筹,父母就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。
上一篇:湛江摩托车上牌新政策
下一篇:文科生可以报哪些专业好
发表评论